金字招牌,奮斗成就。
從突出頂層設計,強化組織領導,制定創建方案,有力推進創建工作開展;到堅持高點定位,以規劃引領提升城市建設品質、以濕地城市設計引領城市風貌;再到做好“濕地”“增綠”“凈化”“精細”系列文章,積極打造生態東營、綠色東營、宜居東營、精致東營……
清風湖公園
一步一個堅實的腳印,一步一個更高的臺階。自2017年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工作啟動以來,我市堅持以創建工作為抓手,牢固樹立“精明增長”“緊湊城市”理念,著力推進城市園林綠化管理的規范化、精細化、園藝化。一批批城市生態工程,一個個城市綠化項目,推動城市融入自然,引導市民融入綠色生活。天更藍了,地更綠了,水更清了,鳥兒更多了,一幅“藍綠交織、清新明亮,濕地在城中、城在濕地中”秀美畫卷正徐徐鋪展。
在“濕地”上做文章,打造生態東營
2019年11月20日,天鵝湖城市濕地工程項目開工儀式舉行。作為現代化濕地城市的示范工程,該項目將集中打造集“蓄洪、生態、旅游、人文、景觀”于一體的城市濕地風景區,不僅會成為濕地城市建設的靚麗名片,還會成為市民家門口的休閑樂園。
濕地是東營最大的特色。據第二次全國濕地資源調查,東營市濕地有5類14型,濕地總面積45.81萬公頃,約占山東省的四分之一,全市濕地率41.58%……2018年,東營成為全球首批獲得“國際濕地城市”稱號城市之一。近年來,我市堅持以濕定城、依濕治城,加強濕地與城市互動,促進生態文明轉型,加快打造充分彰顯濕地特色的生態之城。
既要金山銀山,更要綠水青山。東營市始終把濕地保護作為城市發展的生態基礎,堅持“世界眼光、國際標準、中國特色、高點定位”,全面加強濕地保護修復。把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國際重要濕地和10處省級以上濕地公園列入重點保護修復范圍,建立了市域范圍內濕地保護修復項目庫,對城市周邊綠地、濕地及水體湖泊等進行了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,濕地城市特色風貌進一步彰顯,城市品質明顯提升。目前,全市濕地保護率51.36%。
良好的濕地生態系統,為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奠定了堅實基礎。通過實施黃河三角洲濕地修復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工程,我市累計恢復濕地面積35萬畝,鳥類由265種增加到384種,成為東方白鸛全球最大繁殖地和黑嘴鷗全球第二大繁殖地,榮膺“中國東方白鸛之鄉”“中國黑嘴鷗之鄉”稱號;植物種類達到1106種,其中木本植物398種、列入珍稀瀕危植物5種;昆蟲調查鑒定512種,其中99種為山東省新紀錄。根據山東農業大學監測情況,東營市城市綜合物種指數平均值為0.64,建成區本地木本植物指數為0.91,均達到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標準要求。全市73株古樹名木,保護率達到100%。著眼于進一步加強鳥類和濕地保護,扎實開展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申報世界遺產工作,目前申報工作正有序推進。
一批批城建項目先后完工,效果彰顯,進一步完善了城市濕地系統,改善了城市面貌。綜合治理廣利河及城市內水系,建設廣利河、溢洪河、東營河、玉帶河等城市水系21條,總長度240多公里,將明月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、清風湖公園、金湖銀河公園等河流、湖泊、水庫貫通一體,構建起了“九橫十縱”的城市主干水系和環城水系。實施了東八路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工程,改造提升東八路兩側濕地20.36平方公里,打造濕地生態景觀大道。實施了原東六路生活垃圾填埋場堆體改造項目,通過防滲處理、覆膜綠化等措施,形成了以山為特色、以休閑為主的城市公園。近年來,通過水系連通,將城區內的澇洼地、荒堿地涵養成生態濕地,配套改造提升周邊環境,增加市民休閑游憩設施,建成了秋月湖公園、錦華公園、悅來湖、千島湖等以水為主題的城市濕地公園,使濕地景觀資源與城市活動空間有機結合,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生活和休閑環境。
在“增綠”上下功夫,打造綠色東營
土地鹽堿化程度高,土壤含鹽量平均17‰以上,生態環境脆弱,植樹增綠難度大……受自然地理條件的限制,東營曾一度被看作是綠化的“禁區”。
明月湖
從少綠到多綠,從“種活”到“種好”,昔日的“禁區”如今正成為綠色的家園。我市始終高度重視綠化建設,特別是近年來持續加大投入力度,堅持以規劃為引領,以科技為先導,大力實施濱海鹽堿地綠化攻堅,城市園林綠化和生態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。2016年以來,累計投入園林綠化建設資金206億元、維護管養資金4.7億元。截至2018年年底,建成區綠地率達到37.69%,綠化覆蓋率達到40.77%,人均公園綠地22.94平方米。
華麗轉身的背后,得益于鹽堿地綠化一系列難題的攻堅突破。面對鹽堿地綠化這一世界性難題,我市持續開展科技攻堅,探索出了從規劃設計、樹種選擇到養護管理一整套成熟的綠化技術,濱海鹽堿地草坪草引種建植管理技術研究等10余項科研成果獲得省科技進步獎,30多項科研課題達到國內領先水平。突出治水改堿,將換土和理水相結合,根據植物生長規律,利用物理隔離、鋪設排鹽管等工程排水措施,強化咸水水平橫控和底層豎控,并結合園林廢棄物循環利用,實現了鹽堿地高效生態改良綠化。強化生物改良,緊扣鹽堿地植被自然生態演替規律,種植檉柳、鹽角草、白刺及羅布麻等耐鹽且具有一定景觀效果的先鋒植物,配合灌溉施肥等措施,實現原土改良。積極培育耐鹽植物新品種,在推廣節水、耐鹽堿和適應性強的白蠟、旱柳、刺槐等鄉土樹種的基礎上,選育并推廣了“東檉一、二號”檉柳、“園蠟一、二號”白蠟、耐鹽堿楊、金銀花、沙柳等160多個耐鹽優良品種,極大豐富了全市綠地生態系統和植物物種。
市民是城市的主人,也是生態園林城市建設成果的最大受益者。穿插于高樓大廈之間,流離于車水馬龍之外,一個個鱗次櫛比的街頭游園讓市民出門見綠、見園休閑,讓中心城區更加鮮活生動。在創建工作中,我市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推進城市綠化,通過規劃建綠、拆違建綠、見縫插綠、拆墻透綠、立體綠化等多種途徑,按照親近市民、方便市民原則,建設小綠地、小公園、小廣場、小休閑地,多建口袋公園,打造市民家門口的健身休閑區。目前,全市共建成各類公園游園197處,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達到93.72%,免費開放率100%,基本實現城市居民出行“300米見綠,500米見園”的目標。
秋月湖
一個個公園游園猶如鑲嵌在城市中的綠色“寶石”,而一條條縱橫交錯的生態廊道就如串聯起這些寶石的綠色“項鏈”,共同裝點起美麗的城市生活。我市堅持“綠隨路建、有路皆綠、綠美并重”原則,結合道路建設改造,加快道路景觀改造和提升,先后實施了47條主干道路綠化工程,建成了黃河路馬拉松大道、東一路、東二路、南二路、廬山路、海盛路、民豐大道等多條城市景觀大道,營造出一路一特色、一街一景觀、一季一變化的生態景觀效果。做靚水系綠化,沿東八路、玉帶河水系、東青高速公路、廣利河兩側等高標準實施了7條連通各城區的生態景觀廊道。積極推進城市林蔭路建設,林蔭路推廣率達到89%,連續兩年將“城市綠道”列入市委、市政府年度民生實事,沿城市居民區周邊、城市水系、道路累計建成綠道484公里,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步行、自行車交通系統,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休閑、健身、活動環境。
在“凈化”上求突破,打造宜居東營
城鎮建設水平,不僅關系居民生活質量,而且也是城市生命力所在。在創建工作過程中,我市始終注重防治各類“城市病”,在“凈化”上求突破,不斷提升城市建設水平,為百姓創造宜居幸福的生活空間。
鳴翠湖
全力整治污染。自2013年以來,連續7年實施生態環境提升和水氣土污染整治專項行動,大力提升人居環境質量。狠抓水污染防治,全面推行河長制、湖長制、灣長制,堅持用生態措施解決生態問題,啟動實施了廣利河、溢洪河、東營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和“無內澇”城市建設,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。切實加強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建設,全市新建城市污水處理廠16座(中心城及河口區8座),污水處理能力達到96萬噸/日,2018年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97.31%。強化大氣污染治理,完善大氣自動監控系統,加強散燒劣質煤治理,所有燃煤電廠和10蒸噸/小時以上燃煤鍋爐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,累計淘汰10蒸噸/小時及以下燃煤鍋爐1890臺。加強城市面源污染防治,嚴格落實“抑塵、控車”等綜合措施,嚴禁露天焚燒垃圾、秸稈,持續開展加油站清理整頓和油品質量專項檢查,認真做好建筑工地、混凝土拌合站、渣土運輸等揚塵污染防治。
全力打造“最干凈城市”。著力提高環衛作業機械化水平,全面推行“機械化作業為主,人工保潔為輔”的清掃保潔模式,目前全市配備各類環衛作業車輛510臺,道路清掃保潔機械化作業率達到97%,位居全省前列。實施“以克論凈”深度保潔,城區精細化管理區域道路塵土量基本控制在2g/㎡以內,道路保潔質量明顯提高。加強市政設施異味治理,中心城區基本淘汰地下垃圾池,垃圾全部實行密閉化運輸,定期進行公廁、垃圾轉運站、污水井、垃圾處理廠、污水處理廠異味檢測,有針對性地采取治理措施,城區垃圾、污水異味污染問題得到有效解決。加強垃圾處理設施建設,生活垃圾全部實行焚燒處理,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常年保持100%。制定出臺了《東營市建筑垃圾管理辦法》,建筑垃圾運輸企業全部納入管理名錄,實現了建筑垃圾運輸集中統一管理。積極構建餐廚垃圾收運體系,市餐廚垃圾處理項目于2016年建成投用,全市餐廚廢棄物產生單位簽訂協議1521家,收運處理達120噸/天。
全力推進建筑節能。按照綠色、低碳、宜居理念,積極推進綠色生態城區建設和建筑節能改造,全面實行建筑節能標識管理,新建工程全面執行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星級標準設計和施工,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基礎上減少能源消耗、改善使用功能、提升舒適度。2016年至2018年,建成區內新建綠色建筑面積900萬平方米,綠色建筑比例達到95.3%。結合舊城升級改造和老舊小區綜合整治等,扎實推進既有建筑節能改造,累計完成既有建筑節能改造348萬平方米,其中居住建筑317萬平方米。截至2018年年底,全市節能建筑占總建筑面積比例達到66.7%。積極推廣綠色建材使用和裝配式建筑,制定出臺了《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實施意見》,目前已有46.26萬平方米裝配式建筑項目設計建設,新建建筑中的裝配式建筑比例在15%以上。
在“精細”上見實效,打造精致東營
城市管理要像繡花一樣精細。只有通過繡花般的細心、耐心、巧心,才能不斷提高精細化水平,“秀”出城市的高品質。
東營市堅持以“繡花”精神實施城市管理,以城市管理現代化為指向,通過智慧城市建設和精細化管理,推動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轉變,全力打造“精致城市”,努力讓市民生活更方便、更舒心、更美好。
新技術讓城市更“智慧”。借助應用云計算、大數據、物聯網、區塊鏈等新技術,我市于2014年建設了市級數字化城市管理系統,建立起了無線數據采集、監督中心受理、協同工作、綜合評價等9大標準子系統,把城市管理問題細化為13大類、125小類、22萬個小項,逐條逐項明確責任單位、管理標準、處置流程和辦理時限,極大提高了城市管理效能。2018年3月底,在原有數字城管系統的基礎上,我市啟動實施了智慧城管建設,該系統覆蓋城鄉環衛、園林綠化、城市防汛等十個城市管理領域。目前,市級綜合監管平臺和智慧園林、智慧環衛、智慧防汛3個專業子系統已建成運行。其中,智慧園林系統,建設了園林苗木電子系統檔案,園林養護人員可通過掃描二維碼獲取養護信息實施精準管養,市民可通過掃描二維碼了解苗木科普信息;水肥數據采集分析系統,可用于水肥智能監測和數據分析;園林作業行動監管系統,可實現對園林作業自動化考核,實現節水灌溉、精確灌溉和科學管理、低碳養護。
精細管理讓城市更有“溫度”。對標江浙先進地區建設管理標準,我市于2016年年底啟動了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。2018年,在全市范圍內啟動實施了城市精細化管理十大專項行動,計劃用3年時間,對商業街區容貌整治、油煙污染等10個方面的城市管理難題進行集中整治。目前,街區容貌綜合整治成效顯著,店外經營、流動攤點同比下降70%,全市立柱廣告、占綠落地廣告全部拆除。建立完善精細化管理工作體系,各區全部實行網格化管理,城鄉環衛市場化機制全面建立,在防違控違、市場管控、廣告檢測、道路檢測、“以克論凈”等方面全面實施專業化檢測考核,在全市范圍內定期通報檢測結果,有力推動了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提升。
拆違拆臨讓城市更有“顏值”。著眼于建立防違控違長效機制,從2015年9月開始,東營市在全省率先啟動了拆違治亂專項行動,全面整治各類違法建設。在全面徹底查處已發生違法建設行為的基礎上,加強源頭管控,嚴格落實違法建設巡查監控工作責任制,始終保持違法建設治理高壓態勢,對新增違法建設,發現一起查處一起。同時,主動拓展違法建設整治范圍,將公路鐵路沿線和鄉鎮違法建設納入拆違治亂治理范圍,徹底拆除違法建筑,同步實施清臟治亂,全面提升城市治理水平。截至目前,全市共治理違法建設526.31萬平方米,主次干道兩側、公路鐵路沿線、城鄉接合部、住宅小區等部位亂搭亂建問題得到有效遏制。
凡是過往,皆為序章。以榮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為新的起點,緊緊圍繞新時代東營發展的目標定位,不斷提升城市環境質量和人民生活質量,東營城市建設管理再出發、從頭越!
(記者 葛鑄聰 通訊員 任明明 王昊)